毛囊炎

概述

毛囊炎又称黑下巴,是由于内分泌失调造成,表现为下巴上有很多小黑点,还有的猫尾巴根部也有发生,表现为尾巴根部总显得很脏。主要症状有发炎,掉毛,潮湿或有异味。

发病原因

猫毛囊炎主要由中间葡萄球菌引起毛囊及其周围的炎症,也可由自身或外界因素刺激而得病。

主要症状

单纯性毛囊炎主要发生在口唇周围、背部、四肢内侧和腹下部,表现局部皮肤潮红、脱毛、肿胀,形成脓疱或有裂隙,排出或可挤出带血的稀脓液,病程数月。

诊断标准

刮取皮肤样品,做实验室检查,做药敏实验。多数由蠕形螨和内分泌失调引起的。

治疗方法

皮肤消毒,杀螨虫和细菌,调节激素等治疗措施,一般效果较好;也可用药物香波辅助治疗。

  • 本文分类:皮肤
  • 本文标签:
  • 浏览次数:81205 次浏览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2-20 11:09:36
  • 本文链接:毛囊炎
相关推荐
  • 蜂窝织炎

    蜂窝织炎是指由溶血性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腐生性细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广泛性、弥漫性、化脓性炎症。
    皮肤 34899 浏览
  • 诺卡式菌病

    诺卡式菌病是由诺卡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病,以皮肤、浆膜、内脏中形成脓肿为特征。
    皮肤 42380 浏览
  • 跳蚤感染

    跳蚤寄生在温血动物身上且靠吸血为生,带给猫咪很多疾病,如绦虫病,感染部位主要是小肠,临床上,猫咪常会出现摩擦屁股的动作,粪便及猫咪的肛门周围常会出现小白点状的节片。
    皮肤 73353 浏览
  • 猫毛虱

    猫毛虱由虱目的虱(称兽虱)和食毛目的虱(称毛虱)寄生于猫的体表所引起的外寄生虫病。
    皮肤 16567 浏览
  • 蠕形螨病

    蠕形螨病是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。蠕形螨多寄生在猫的眼、耳、唇以及前腿内侧的无毛处,多寄生在毛囊中,严重时虫体可寄生于淋巴结和其他组织内,甚至耳道、趾间也可查到虫体。
    皮肤 83743 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