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蚤感染

概述

跳蚤寄生在温血动物身上且靠吸血为生,带给猫咪很多疾病,如绦虫病,感染部位主要是小肠,临床上,猫咪常会出现摩擦屁股的动作,粪便及猫咪的肛门周围常会出现小白点状的节片。

发病原因

接触已被污染的环境和已感染的动物,都是造成发病的原因。

主要症状

抓痒和抓耳朵,猫咪常会回头咬背部或尾部的毛发,皮肤容易出现脓疱、小伤口及结痂。长期感染会出现脱毛和色素沉淀。

诊断标准

身上会出现细砂状的跳蚤排泄物,在短毛的猫咪身上可看见成虫快速地移动,若是深色毛色及长毛的猫咪比较难目测,可以使用浓密的梳子或蚤梳来梳理,观察是否在梳子上发现跳蚤,以此迅速诊断是否为跳蚤感染。

治疗方法

可以使用长效型的除蚤喷剂,滴剂和口服药。市场上对跳蚤效果较好的有福来恩、拜宠爽、大宠爱等,均能起到预防的作用。

防治方法

跳蚤容易产卵及藏身于环境中,尤其是猫咪睡觉的环境。可以使用吸尘器清洁家中的角落和细缝,除去环境中的卵,蛹及成虫,猫咪的床褥洗涤后日晒。

  • 本文分类:皮肤
  • 本文标签:
  • 浏览次数:73353 次浏览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2-20 11:09:34
  • 本文链接:跳蚤感染
相关推荐
  • 蜂窝织炎

    蜂窝织炎是指由溶血性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腐生性细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广泛性、弥漫性、化脓性炎症。
    皮肤 34899 浏览
  • 猫毛虱

    猫毛虱由虱目的虱(称兽虱)和食毛目的虱(称毛虱)寄生于猫的体表所引起的外寄生虫病。
    皮肤 16567 浏览
  • 嗜酸性肉芽肿综合征

    本病是一组侵害猫和犬的疾病,病因尚不完全清楚。猫嗜酸性肉芽肿综合征包括3种病:嗜酸性溃疡、嗜酸性斑和线状肉芽肿。
    皮肤 92387 浏览
  • 疥螨病

    疥螨病多发生于冬季、秋末和春初。这些季节的光纤照射不足,使得猫咪毛密而长,尤其当环境卫生条件不好且潮湿的情况下,螨虫最适合发育和繁殖,猫咪也会更容易发病。
    皮肤 39689 浏览
  • 蠕形螨病

    蠕形螨病是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。蠕形螨多寄生在猫的眼、耳、唇以及前腿内侧的无毛处,多寄生在毛囊中,严重时虫体可寄生于淋巴结和其他组织内,甚至耳道、趾间也可查到虫体。
    皮肤 83743 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