伪狂犬病

概述

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。虽然伪狂犬病的原意为“伪狂犬病”或“类似狂犬病”,伪狂犬病与狂犬病毒并没有关系,而是属于疱疹病毒。

发病原因

伪狂犬病为高传染性。在大多数病例中,疾病通过鼻与鼻接触传播。由于伪狂犬病大量存在于鼻腔和口腔区域,鼻与鼻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类型。

主要症状

潜伏期1~8天,少数长达3周。最特征的症状是病毒入侵范围内的瘙痒刺激,有时由于不断的搔抓和自咬而自残。 初期病犬淡漠,之后发生不安,拒食,蜷缩而坐,时常更换坐的地方,有时体温升高,且常发生呕吐。经过消化道感染的病犬常大量流涎,吞咽困难。起初病犬舐皮肤上受伤处,稍后痒觉增加,搔抓舐咬痒处,引起周围组织肿胀,或造成很深的创伤。有时缺乏这种症状,但病犬呻吟,似乎身体某处有疼痛。部分病例还可见类似狂犬病的症状。呼吸困难。常很快死亡。

诊断标准

1.病毒分离和鉴定

2.免疫荧光抗体试验

3.核酸探针检测技术

治疗方法

目前尚无治疗PR的有效药物。对PRV控制除常规隔离、消毒、控制人员流动以外,疫苗接种是防止PR发生流行的重要措施。Lens[3]报道用DNA重组技术研制的低毒力PR疫苗进行田间免疫,安全有效,应用该疫苗接种的猪再发生接独感染。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灭活苗和弱毒苗预防PR,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。

  • 本文分类:皮肤
  • 本文标签:
  • 浏览次数:97139 次浏览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2-20 11:08:30
  • 本文链接:伪狂犬病
相关推荐
  • 过敏性皮炎

    过敏性皮炎是狗狗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。导致狗狗过敏性皮炎总体的原因是狗狗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,具体的诱因可能是满虫,霉菌,灰尘,阳光,化学物质等多种物质引起的狗狗皮肤过敏。
    皮肤 46455 浏览
  • 蜂窝织炎

    蜂窝织炎是指由溶血性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腐生性细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广泛性、弥漫性、化脓性炎症。
    皮肤 20528 浏览
  • 卵巢囊肿

    母犬的卵巢囊肿包括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。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不破,促使卵泡素增多,雌激素含量高,需促黄体素治疗;发生黄体囊肿时,促黄体素增多,使孕酮含量上升,造成母犬不发情。
    皮肤 44510 浏览
  • 肥大细胞瘤

    肥大细胞瘤是一种犬常见的皮肤肿瘤,是有真皮肥大细胞转化而来。
    皮肤 73881 浏览
  • 落基山斑疹热

    主原病原体是属于斑疹伤寒属(SPF)的立克次氏体,为蜱传播,感染犬和人。尽管它的名字是落基山斑疹热(RMSF),但它发生于整个美国、加拿大西部的部分地区和墨西哥及中南美。
    皮肤 81573 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