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血性胃肠炎

概述

犬出血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综合症,以突然发病,急性死亡,或呕吐、腹痛、腹泻及排皎冻样粘液性粪便为特征,发病率高,大小型犬均可发病,多发于秋冬季节,是门诊常见病。其病因有原发性、继发性。

发病原因

患犬多为食入变质、腐败、冰冷、油腻的食物,或食入含有淋巴结的肉品、禽内脏、水产品内脏等。由于上述物质刺激胃肠,使胃肠功能减弱和失调,影响消化和吸收,尤其是肠道对水的吸收作用下降甚至丧失,水分过多聚积在肠道,达到一定程度便形成腹泻。由于胃肠道内的食物异常分解引起胃肠道炎症,炎症损伤胃肠道毛细血管壁,特别是肠道后段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,肠道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漏出血管外,肠道后段缺乏盐酸,血液未被消化,因而患犬下泻物呈红色。

主要症状

病犬的临床症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:

早期

患犬突然上吐下泻,吐出物呈糊状,有时吐出原样食物;下泻物呈黄色或淡绿色、稠糊状或稀薄状,排便次数渐多,量渐大。

中期

排出胶冻样粘液和血便,呈粉红至棕红色,粪便比以前更稀,更腥臭;呕吐不止,吃啥吐啥,有时呕吐物呈淡红色;患犬精神差,喜卧,爱喝水。

后期

精神极差,倦怠,反应迟钝,眼球凹陷,背毛粗乱,皮肤弹性差,口干,鼻镜干燥且鼻镜上有一层白色覆盖物;四肢末梢冰冷,四肢无力,多卧地不起,昏睡,呈脱水症状;胃肠蠕动音减弱,心率加快,呼吸加快,有时能闻到病犬呼出气味呈酸臭味;吐泻重者,吐泻物呈鲜红色,可视粘膜苍白;尿黄,有时少或无,用pH试纸测试,尿液呈强酸性,即酸中毒。

诊断标准

根据病史和症状(呕吐、腹泻、便血)便可初步作出诊断。检查血液:急性病例血液浓稠,红细胞压积容量增加(60~80mL/L),白细胞数正常。必要时作实验室检验,以确定是否为细菌、病毒感染。

治疗方法

常规治疗方法
(1)补液:为扩充血容量,补充机体电解质和调整酸碱平衡,静脉注射0.9%氯化钠溶液,剂量为40~60ml/kg体重。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,剂量为15~25ml/kg体重。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注射液,剂量为0.5~1.5g。对有饮欲的病犬可给予口服补液盐,任其自由饮用。
(2)强心、抗过敏、抗休克:应用毒毛旋花子甙K0.25~0.5mg,用生理盐水作10~20倍稀释后缓慢静注,必要时在6小时后小剂量重复一次。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~4mg/kg体重,每日1次,以增强抗过敏、抗休克作用。
(3)对症治疗:呕吐剧烈的病犬,应及时注射一定量的"爱茂尔"注射液。为控制继发感染,必要时给予适量的卡那霉素、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辅助治疗。

  • 本文分类:肠胃
  • 本文标签:
  • 浏览次数:60565 次浏览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2-20 11:08:21
  • 本文链接:出血性胃肠炎
相关推荐
  • 冠状病毒性肠炎

    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肠炎,发病后的重要程度不如细小病毒性肠炎。
    肠胃 95744 浏览
  • 肠道部分阻塞

    外来物体或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犬小肠阻塞是临床常见的疾病。
    肠胃 21952 浏览
  • 轮状病毒感染

    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是幼犬的一种肠道传染病。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,轮状病毒存在于病犬的肠道内,会随粪便排出体外,污染周围环境。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。
    肠胃 67620 浏览
  • 钩虫病

    狗狗钩虫病是犬钩虫和狭头钩虫寄生于犬的小肠、尤其是十二指肠中,引起狗狗贫血、胃肠功能紊乱、营养不良的一种寄生虫病,本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。
    肠胃 24809 浏览
  • 肠道炎症性病

    肠道炎症性病(IBD)是引起狗狗呕吐和腹泻的最常见病因。其中包括一系列特发性慢性胃肠道障碍,特征为固有层被淋巴细胞、浆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、巨噬细胞、中性粒细胞这些细胞共同浸润。
    肠胃 52096 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