钩虫病

概述

狗狗钩虫病是犬钩虫和狭头钩虫寄生于犬的小肠、尤其是十二指肠中,引起狗狗贫血、胃肠功能紊乱、营养不良的一种寄生虫病,本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。

发病原因

犬钩虫为淡黄白色小型线虫,头端稍弯向背面,具有很发达的口囊,在其前腹面排列3对对称的大齿,各齿向内呈钩状弯曲。雄虫长9~12mm,雌虫长10~21mm。虫卵无色,椭圆形,两端较钝,新鲜虫卵内含2~8个卵细胞。成虫寄生于小肠中(特别是十二指肠)产卵,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,在适当的条件下(20~30摄氏度),经12~13h孵出幼虫,再经1周左右蜕化成感染性幼虫。感染性幼虫能沿湿草及笼壁爬行。感染性幼虫可经口、皮肤和胎盘感染宿主。当幼虫经口进人宿主体内后,便停留在肠内,逐渐发育为成虫。当幼虫经皮肤侵入时,钻入外周血管,随血流至右心,然后沿小循环至肺,穿破毛细血管和肺组织,移行到肺泡和小支气管,再到达气管和支气管.随痰液进人口腔,再随唾液被咽下,然后在小肠壁发育为成虫。

主要症状

犬钩虫病多发生于夏季,严重感染时,病犬出现食欲减退或不食、呕吐。
排出的粪便带血,色呈黑色或咖啡色,可视粘膜苍白、消瘦、脱水,患犬可极度衰竭死亡为钩虫病的典型症状。由胎盘感染的仔犬,出生3周左右,会出现食乳量减少或不食、精神沉郁、不时叫唤、严重贫血、昏迷死亡。
钩虫性皮炎:躯干皮肤过度角化、瘙痒,破后可造成皮肤继发感染性皮炎。

诊断标准

(1)根据临床症状:贫血、血便、消瘦、营养不良等可考虑本病。
(2)取粪便,进行饱和盐水漂浮法显微镜下检查,发现钩虫卵可确诊。

治疗方法

(1)丙硫苯咪唑,20-25毫克/千克体重,1次/日,口服,连服3日。
(2)左旋咪唑,10毫克/千克体重,1次/日,口服,连服3日。
(3)对症疗法,补液、补碱、止血、消炎、强心等对症治疗。

  • 本文分类:肠胃
  • 本文标签:
  • 浏览次数:24809 次浏览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2-20 11:08:19
  • 本文链接:钩虫病
相关推荐
  • 犬瘟热

   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,感染犬科、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病。犬瘟热症状初期狗的体温高达39 5~41摄氏度,食欲不振,精神沉郁,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等症状。
    肠胃 68756 浏览
  • 铅中毒

    幼犬较易中毒,因为铅在幼犬体内较快被吸收,且多数铅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形成铅中毒。食物钙能增加铅的吸收。
    肠胃 76701 浏览
  • 细小病毒肠炎

    细小病毒肠炎是一种犬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肠炎。
    肠胃 30295 浏览
  • 出血性胃肠炎

    犬出血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综合症,以突然发病,急性死亡,或呕吐、腹痛、腹泻及排皎冻样粘液性粪便为特征,发病率高,大小型犬均可发病,多发于秋冬季节,是门诊常见病。
    肠胃 60565 浏览
  • 副伤寒

    副伤寒是犬的一种急性细菌性疾病,又称沙门氏杆菌病。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。
    肠胃 44822 浏览